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库 > 正文内容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

网络王子1年前 (2023-05-21)学习库42

今天给各位分享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进行解释,如果小编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请继续阅读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最新最全)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 → 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纤做凳,平均消费。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农经济的含义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4、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五、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

1. “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

2.定义:从汉武帝时期起,酿酒、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政府垄断。由工官负责生产军用的兵器和装备,皇族的生活用品。

3.特点:⑴ 官办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⑵ 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产品不流入市场;

⑶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⑷ 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⑸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束缚。

六、列举古代中国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主要成就。

冶炼: ①青铜器铸造 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

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

司母戊鼎

②冶炼生铁和钢 发明于春秋时期

春秋-块炼钢;杜诗(东汉)发明水排,提高了生产效率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前,世界领先;大大推动生产发展

③燃 料 煤 冶 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

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

纺织: ①丝织-上古 学会养蚕缫丝胡闹 世界最早

西周 丝织工艺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汉代 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唐代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明清 鼎盛时期 苏州、杭州

②棉织-宋末元初 棉花向内地传播,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元 代 黄道婆 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元 明 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明 后 期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一些地区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制瓷: 新石器时代 开始烧制陶器

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

东汉晚期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 烧制出白瓷

隋唐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

唐三彩(陶)

唐代 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宋代 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又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粉彩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七、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2、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3、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毁旅,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八、有关市的发展:

(1)秦代:法律管理商业。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

汉代: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3)六朝:出现草市,但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夜市繁盛 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5)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集市,宋代:草市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 也较完备;

(6) 明清: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区。

九、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

1.先秦:商业城市开始兴起

2.汉代: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形成

3.唐朝:长安、洛阳、广陵(即后来扬州,当时号称“雄富冠天下”)

4.宋代:汴京(开封)

5.明清: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商帮的出现 (晋商、徽商势力最强)

十、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十一、简述古代中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基本史实,分析这一政策得以长期推行的原因。

史实: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严禁商人“衣丝乘车”和购置土地,并“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原因: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十二、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2、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3、“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十三、明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如何评价“海禁”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海禁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原因:① 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② 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 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

评价: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外因)

(2)表现:

①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②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流发展,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③城市手工业受沉重打击

④洋行大量增加

⑤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 理人)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3)影响: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企业名字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1861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5 上海 曾国藩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 福州马尾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2.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备注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开平矿务局 1878

湖北织布局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0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3、军事工业性质、特点

性质 封建性企业

特点

(官办企业)

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但企业都是官办

的(用国家的经费由官吏来办理),由封建官僚管理。产品

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一个工厂形同一座衙门。

4、民用工业性质、特点

性质 带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特点

(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 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到市场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总之,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起了诱导作用。

四、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破坏,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

2.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期间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五、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

第一阶段:1912民国成立——1918一战结束(民国初期)

状况:进一步发展阶段(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原因: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外部条件);

②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工业发展也并不顺利

第二阶段: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

状况:发展受挫

原因: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加紧对华侵略

② 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阶段: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状况:获得显著发展(夏天)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以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开展的“改订新约运动”等措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得到显著发展。

(但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第四阶段:1937-1945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状况:日益萎缩(秋天,困境)

原因:① 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

② 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

第五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状况:陷入绝境(冬天)

原因:解放战争时期,为内战筹集军费,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掠夺措施

① 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② 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③ 寻求美国的援助,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

④ 官僚资本依赖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该如何认识?

① 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从实践结果看:《资政新篇》的无法实施;“百日维新”的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付诸东流

从理论上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经济势力的依赖性。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实践和理论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②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

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即国家工业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发展生产力(工业化)与变革生产关系(三大改造)同时并举。

二、“一五”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

三、三大改造

1、内容

(1)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跟农业相似)

(3)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创举)

2、意义: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遗留了许多问题。

四、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主要内容:

(1)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总任务: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4)经济建设方针: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2、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1958)

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前提)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关键)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证)

(4)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2、 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开始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左”倾思想转为实事求是。

(2)光辉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 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

1.背景: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2.内容:

①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安徽、四川率先实行——1978年底11届3中全会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但当时还“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1982年,中央认为“双包”责任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从此全国推广。

3.作用:(1)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八、讲述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

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都不高,企业缺乏活力。

2.内容:

① 大致经历两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现在)。

②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

一是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③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3.作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企业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九、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史实:

①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②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江苏的连云港和南通)

③ 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⑤ 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十、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1.主要内容:

①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百年不动摇

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十一、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 过程:

①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目标具体化、系统化。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③ 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 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2.意义: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注:我也是高一的,觉得好的话,就加我,来向我要吧~~ ^-^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

1.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农民起义和社会矛盾;2. 中国古代文化:诗词歌赋、好铅典籍经传、名人轶事、清明上河图、四大发明;3. 中国古代政治:朝代更迭、民族大融合、统一战争、分裂战争、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4. 中国现代史:近代以来的开放与变革、中国的民主进程、鸦脊袜派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5. 世界历史:欧洲的中世纪、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和全球化时代;6. 世界文化:古代文化、文化交流、世界文化遗产、艺术与文化运动、文化现代化;7. 人类樱贺社会发展史: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社会主义的崛起与挑战。以上是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之一些。

2022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离不开对知识点的 总结 ,尤其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更要总结各个文言文知识点,这样也方便同学们日后的复习。 以下是我整理的2022高中历史缺渗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欢迎阅读和分享。 

目录

2022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怎么提高生物成绩

学好生物的方法

2022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原因(根源) 因素 关键 条件

1.之所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原因: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英国自耕农消失的主要原因:圈地运动

3.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盟的根本原因:双方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4.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

5.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的最主要原因

6.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丧失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最主要原因:资本输出多而工业投资少

7.促成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新贵族害怕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于是同阴谋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妥协

8.从英属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转变的主要因素: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9.美利坚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与交流

10.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阻碍其发展的英国殖民统治间矛盾激化

11.萨拉托加大捷被称为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的主要原因:美国国际地位提高并增强信心

12.法、荷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原因:打击英国海上霸权

13.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美国人民为正义事业而战

14.美国西进运动过程中促进西部振兴的根本因素: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15.美国南方 种植 园主阶级和北方资产阶级进行内战的根本原因:经济利益冲突

16.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种阶级制度的尖锐矛盾

17.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18.英国议会军和美国北方军队在各自内战初期失利的共同原因:领导者政策有所失误

19. 19世纪晚期,美国垄断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0.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1.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原因:它适应了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的需要

22.法国大革命成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和推动

2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的直接原因: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派的革命 措施

24.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既是成功的措施,又直接导致失败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

25.雅各宾派专政失败最根本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出现失误

26.法国“雾月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

27.拿破仑对外战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战争具有侵略性和非正义性

28.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的根本原因:法国的扩张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

29.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复辟的波旁王朝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0.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31.决定圣西门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而恩格斯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者的根本原因:无产阶级的成熟程度

32.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的根本原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统治权

33.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清祥义的发展

34.法国“六月起义”的直接原因:资产阶级执行委员会强征工人入伍

35.决定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空想”性的最根本原因: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

36.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的主要原因:工业革命深入进行

37.英国干涉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干涉德意志统一的共同原因:争夺欧洲霸权

38.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政治统治腐败

39.巴黎公社革命的伏正脊直接原因:资产阶级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40.19世纪晚期,形成法帝国主义特征的主要原因: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

41克里木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俄国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42.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的根源:俄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与腐朽

43.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原因:农奴制已成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44. 1861年俄国改革的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45. 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迫切需要统一的原因:分裂现状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46.德意志在19世纪中期要求统一的根本因素:全德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7. 19世纪末的德国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了政权

48.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原因在于:资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49.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但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关系的变化程度

50. 19世纪中期,引起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51.日本经济垄断组织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其历史原因在于: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

52.俄、日帝国主义都带有封建性,其历史原因之一在于:领导改革的核心原属封建阶级

53.18、19世纪俄国沙皇主动进行两次改革的最根本原因:无力阻挡资本主义世界潮流

54.俄国纠合法德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主要原因: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55.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5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尚具有不成熟性,导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尚处于手工业生产阶段

57.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

58.与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引起1848年欧洲革命的新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

59. 19世纪60、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改革的浪潮,其相同原因;根本原因: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60.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能够逐步形成世界体系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61.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6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科技与工业生产的结合程度不同

63. 19世纪70年代以后,导致动力工业发生革命的主要原因:电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64.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内燃机的发明

65.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平衡性加强的决定因素:各国科技和垄断组织发展水平不同

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已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垄断资本主义的本性

67. 17-18世纪中西科技 文化 出现差距的根本原因: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二、目的 目标 意图 用意

1.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的根本目的:限制君主的权利

2. 1660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国王分别召开新议会和三级会议的共同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4.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主要目的:维护自己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5. 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6.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意图:进占中国市场

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的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8.雅各宾派实行恐怖政策的直接目的:镇压反对派

9.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最终目的):使俄国成为西欧式的大国,增强俄国实力,巩固贵族地主商人的国家

10.彼得一世鼓励发展手工工场的目的:增强俄国实力

11.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确保贵族地主利益

12.推行“铁血政策”来统一德意志的根本目的: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3.普鲁士于1866年发动普奥战争的直接目的:把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

14. 1869年日本政府实行“奉还版籍”的主要目的:实现全国政治统一

三、作用 影响 结局 结果 后果

1.《权利法案》的最主要作用: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专政

2.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5. 19世纪中期,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主义在欧美国家取得全面胜利

6.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法国1794年热月政变、1799年雾月政变、1830年七月革命和1848年二月革命的相同结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

四、特征 特点 表现 标志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

2. 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主要特点: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进行斗争,开始斗争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3. 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显著特征:生产和资本集中,产生垄断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5.日本垄断组织产生的最大特点:在政府保护下产生

6.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彼得一世改革时俄国社会状况的相同特点: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欧国家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的标志:英吉利共和国的成立

8.英国资产阶级最终夺取政权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

9.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进入高潮的标志:波士顿倾茶事件

10.北美独立战争前,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逐渐成为通用语言

11.南方奴隶主挑起美国南北战争的标志:南方军队炮轰萨姆特要塞

12. 19世纪末美国垄断的标志:大量的托拉斯

13.美国侵华新阶段的标志:“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4. 18世纪晚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的标志:雅各宾派(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权

15.标志近代世界体系开始真正形成的两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17.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机器制造业已实现了机械化

18.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19世纪30、40年代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9.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20.标志法国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势力的事件:1830年七月革命

21.1917年,俄国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落到资产阶级手里

五、实质 本质 性质

1.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资本原始积累

2. 1640年英国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实质:资产阶级要求掌握国家政权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内战,大块拍卖土地的政策,其实质在于:把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资本主义所有制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两次内战之间的议会同军队斗争的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农民的矛盾

5. 1649年建立的英吉利共和国的性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

6.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夺权

7.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8.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和“平等”要求的实质:反映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9.《人权宣言》的实质: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10.拿破仑的失败和维也纳体系建立的实质:法国的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势力的力量

11.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性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的帝国

12.彼得一世改革的实质:农奴主阶级实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13.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清除封建割据状态

14.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实质:使用奴隶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

15. 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六、依据 条件 前提 背景

1. 拿破仑能在1799年夺权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希望他稳定政局

2.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长足发展的根本前提:统一市场开辟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4.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前提条件:武装倒幕取得最后的胜利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世界近现代史下)

一、原因(根源) 因素 关键 条件

1.19世纪末的德国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政权

2. 意大利被俾斯麦拉入三国同盟的原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

3. 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局势空前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欧洲列强扩张势力介入当地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5. 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6.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俄法结盟,造成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7. 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欧洲列强间争夺激烈。

8. 日本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沉默”的主要原因:只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9.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0.一战后引起美日之间在东亚深刻矛盾的根源:美国金元势力的膨胀。

11.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会外谈判,日本被迫让步的主要原因:中国坚持斗争。

12.美国提出建立国联,又没有参加国联的主要原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13.萨拉热窝事件之所以能成为一战导火线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主要大国均完成战争准备。

14.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主要原因: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15.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17.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18. 20世纪30年代美国能够保住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美国有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

19.罗斯富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高速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0. 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21.希特勒纳粹党在德国势力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招牌骗取支持

22.一战后,引起日美在亚太地区深刻矛盾的根源:对中国的激烈争夺

23.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日本企图以侵略中国转嫁资本主义世纪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24.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实施夺取东南亚的方针,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25.导致德国在职941年的苏德战场上战略计划落空的主要原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26.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直接原因:丘吉尔拒绝与德国和谈

27.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28.苏联没有成为《波茨坦公告》签署国的原因:尚未宣布对日宣战。

29.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由削弱转为积极扶植的直接原因:中国革命的胜利。

30.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基本相同因素: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31.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对抗,其根源在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32.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废除了生产关系中落后的封建因素。

33.二战后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苏、美、英、法对德及柏林分裂的根本原因:苏、美、英、法对德及柏林分区占领

34.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高速局长时期的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3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较战前更加密切,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协作日益加强

36.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欧洲实力消弱;苏联的严重威胁;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加强

37.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38.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其直接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9.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美苏形成实力均抛

40.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41.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42.苏联失去东欧的根本原因:苏联不具备对东欧的经济吸引力

4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本身经济力量的衰弱

44.两极格局瓦解的决定性因素:苏联解体

45.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46.影响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47.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48.当前世界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的最主要原因:美日中等国实力增强

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直接原因: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5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冲突、地区冲突激烈的主要原因:冷战结束,力量对比失衡

二、特征 特点 表现 标志

1、1918——1920年的德国与1792-1794年的法国相比,国家局势的相同特征:新生的社会制度遭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2、俄国二月革命后政治形势的最大特点:两种性质的政权并存的局面

3、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4、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其基本特征在于:大危机、大动荡、大较量

5、法西斯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和表现: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6、二战前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特点: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7、罗斯福新政中最能表现新政特点的措施:《国家复兴法》

8、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确保资本主义私营企业自由制度,但为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局部调整原有生产关系中的弊端

9、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显著特点: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10、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形成两极国际格局

11、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12、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新旧格局变化的特点:由两极对立的格局转到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

13、欧洲统一过程的显著特征:由经济联合逐渐到政治统一

14、欧洲统一过程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15、第三次科技革命最明显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相互渗透,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16、日本确立天皇制的法西斯军事专政的标志:1936年二二六事变

17、德奥合并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18、英国放弃绥靖政策的标志:丘吉尔就任首相(1940.5.10)

19、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集团形成的标志:意大利加入《产国际协定》

20、1942年1月,26国共同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1、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22、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英法、英俄协约的签订

2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华约组织的建立

2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怎么提高生物成绩

在高三开始复习了之后,正常情况来讲,考生们的成绩都会稳步上升。这个时候想要提高生物成绩,就要多看书,注重基础知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所以考生在看书时不能从首页开始看起,要找到自己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看,最好是可以背熟知识点。

另外,想要提高生物成绩,是免不了做题的,但是在做题时不能只做,还要学会分析。要知道题目考察的是什么,然后对照着书上的知识点复习,这样学习更有针对性一些。对于做错的生物题一定要做好标记或是整理在错题本上,这样可以在过一段时间再做一遍。

最后,虽然在高三大部分生物课上的知识,都是已经学习过一遍的复习课。但是考生想要提高生物成绩,就要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只有跟紧老师的思路,才能掌握好更多的知识。如果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不要闭门造车。

学好生物的 方法

生物是一个比较偏文的学科,所以需要记背的知识点有很多。想要学好高中生物,就一定要把知识点记扎实。要求背诵的知识一定要背下来,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在高考生物答题过程中,只有一字不差的知道某概念,才能做对题目。

严谨是生物学科最大的特点,往往在概念上差之毫厘,结果上可能就会谬之千里。在碰到自己常错的题目或是一些经典题目,高三学生要学会整理错题。不要放过任何错题,只有现在把所有的错题改正并掌握好,才能在考试的时候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想要学好生物,对于课本中的实验也有给予重视,像是孟德尔测交实验就是考试中经常出题的点。另外实验中的常用方法也是考试中的重要出题点,像是演绎推理法、控制单一变量法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由此可以看出课本实验的重要性。

2022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三历史最新知识点归纳一览2022

★ 2022年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 历史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中历史教学2022教学工作总结

★ 各年级历史学习方法大全

★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2022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全册)人教版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如手

链接:拦则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渣衡嫌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关于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的介绍就暂时分享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及时关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新高三网发布,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gaosan.gs61.com/news/6614.html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的相关文章